工程質量問題及事故在現時屢屢發生,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,對其成因進行分析與分類是十分關鍵的。根據成因形成的階段,可分為規劃勘察設計階段、施工階段、使用階段導致工程質量問題及事故。
施工階段導致的工程質量缺陷和事故是最為常見。如果說正規的規劃、勘察、設計是結構安全的基本前提,那么施工質量就是結構安全的基礎。雖然隨著相關的法律法規,及政府監管的不斷加強,施工階段造成的工程質量缺陷和事故大量減少。但是相關的事故仍然屢有發生。
1. 使用劣質的建筑材料
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物質基礎,施工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質量的好壞決定了建筑物的質量安全。劣質材料的是用嚴重危害建筑物的安全。例如:海沙的使用,導致鋼筋因為氯化物而銹蝕,使混凝土結構開裂。
2. 施工時技術人員
基于我國的國情,施工工人主要有農民工組成。,施工前往往缺乏專業知識的培訓與訓練,專業知識與技術水平低下。導致施工過程中違規的操作屢有發生,嚴重危害到建筑物的質量,降低結構的安全性。例如: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,為了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,隨意加水,使混凝土的強度降低。
3. 施工管理與行政監管水平有待提高
施工管理與行政監管是確保施工質量的重要途徑。良好的施工管理,不但能加快工程建設的速度,還能減少施工質量問題的發生。但行業中各施工單位管理水平參差不齊,部分企業施工管理水平低下,不但導致了建筑物工程質量的問題的發生,甚至導致了安全事故的發生。
隨著法律法規的完善,對于建筑工程施工的行政監管也日益完善,行業整體的施工質量有較大的提升。但是部分樓后地區,監管跟不上也容易導致工程質量的問題。
轉載請注明:www.mobilegamesarena.net
本文作者:肖謀毅、羅兆成
本文相關推薦詞:屋安全鑒定,房屋年代鑒定,房屋可靠性鑒定